在奢侈品行业提起开云集团,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旗下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古驰(Gucci)、圣罗兰(Saint Laurent)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然而,这个背后的商业巨擎并不仅仅是“品牌集合”的代名词,其全球化布局、核心业务战略以及精妙的品牌运营哲学,已让其成为奢侈品世界的标杆之一。那么,开云集团究竟是如何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功?这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
奢侈品行业的“野心家”:品牌历史与发展之路
开云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当时还是一家以木材为主业的法国公司。这家企业在刚成立时名为“Pinault-Printemps-Redoute”(PPR),而真正开始踏入奢侈品行业的关键点在于1999年他们收购了古驰集团(Gucci Group)。这次雄心勃勃的收购开启了开云集团对高端品牌领域的全面扩张。
经过几十年的优化布局,2013年,PPR正式更名为“Kering”,中文译为开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Kering”这个名字来源于法语单词“caring”,寓意“关怀”,同时也是对企业发源地布列塔尼地区方言的一种致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开云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拓展中始终以人为本的理念。
核心业务的多元化与精细化
如今,开云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奢侈品牌,涵盖时尚、皮具、珠宝和手表等多个领域。除了古驰、圣罗兰和巴黎世家等广为人知的主力品牌,开云还拥有宝曼兰朵(Boucheron)、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等精品品牌。这种多品牌策略不仅帮助开云集团覆盖了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同时也充分分散了市场风险。
核心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是开云集团成功的另一大法宝。为了提升各品牌的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开云为每个子品牌都提供了高度的自由度,同时每个品牌的创意总监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力。例如,古驰在创意总监亚历山德罗·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掌舵的几年时间里,因其时尚而大胆的设计风格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更是在品牌年轻化变革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与本地化思维
如今,开云集团的市场已遍布全球,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增长尤为显著。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然成为推动其销售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开云集团不仅调整产品线,更试水电商渠道,采用了更加贴近本地文化的营销方式。以古驰为例,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紧扣中国文化的主题活动,包括春节限定款设计与数字艺术展览,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开云还敏锐捕捉到了全球环保趋势,早在多年前就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核心战略。这包括对环保材料的研发、供应链透明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大胆探索。开云曾承诺到2025年将集团的碳排放量减少至少40%,这些努力已然为整个奢侈品行业塑造了一个新标杆。
与行业对手的对比:差异化战略凸显价值
在奢侈品行业,开云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LVMH集团和历峰集团。然而,与LVMH遍地开花式的品牌矩阵不同,开云选择精挑细选地运营其品牌组合,专注于少数强势品牌的深入挖掘。这种“少而精”的策略,使得开云在品牌资源分配和市场聚焦上都显得更具针对性。
此外,相比于其他奢侈品集团更为传统的营销方式,开云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明显领先于同行。其旗下的多个品牌早已布局线上设计师对话活动、虚拟时装秀和电商渠道,甚至进入了元宇宙领域,成为数字创新的佼佼者。
未来展望:开云的持续魅力
开云集团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更离不开其对“品牌文化”和“消费者体验”的深刻理解。从品牌全方位的塑造到可持续、科技化的不断创新,它正在一步步稳固自己在奢侈品行业中的地位。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开云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帝国,它更像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哲学和生活方式——专注质量、关注环保与多样化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消费者的深深关怀。无论你是奢侈品爱好者,还是商业模式的研究者,开云集团的故事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珍贵的思考素材。未来值得期待。



